內容來自sina新聞

英國央行出手調控樓市 地產股為何不降反升?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就息口去向前言不對後語,但傳瞭多時的壓抑樓市措施卻千呼萬喚始出來。有趣的是,央行出招後,英國物業發展商股價不跌反升,一周累漲4%至6%不等。

  英國央行上周對準樓市過熱推出針對性措施,樓價對收入比率高於4.5倍的新造按揭,不得超逾整體樓按組合15%。除此之外,銀行還要為借款人負擔能力進行新的測試,按照利率從現水平上升3個百分點(3厘)的假設,判斷貸款申請者是否仍有能力供樓。

  兩板斧壓樓市

  香港向有七成按揭上限之設,樓價對收入比率雖早就遠超4.5倍(英國新措施下的門檻),相關貸款占銀行樓按組合肯定不止15%,但七成上限適用於所有類型住宅物業,較英國針對"高價樓"實施限貸,效果也許更佳。根據金管局指引,銀行審批樓按時必須對借款人進行壓力測試,在利率上升2至3厘的前提下,判斷貸款申請者每月供款占收入比例會否超出特定水平,從而決定批或不批。以此而論,大不列顛的措施姍姍來遲。然而,英國央行乃第一傢開宗明義就樓市過熱推出針對性措施的主要央行,在這方面卻堪稱西方世界先驅。

  以行政手段壓抑樓價,板斧不外兩度,一是加重置業人士交易成本,從需求面著手為樓市降溫;二是控制信貸供應,借增加置業融資難度,防泡沫於未然。香港以不同名目開征的物業買賣印花稅,屬於上述第一類。金管局的七成上限以至英國央行的4.5倍門檻,則屬於第二類。

  資金流入地產板塊農地變建地任何問題免費諮詢台中七期重劃區缺錢急用哪裡借錢

  可是,英國央行上周四作出宣佈後,四大物業發展商Berkeley、Barratt、Bovis和Taylor Wimpey股價非但不跌反升,且連續兩天全線報捷。老練的投資者自必想到,壓抑樓市傳聞炒作已久,消息作實後發展商股價反彈,會否隻是空頭平倉所致?然而,從地產板塊整體升勢觀之,壞消息變好消息,空頭措手不及被"平",似乎更加可信。

  老畢試提出兩點,以印證"壞消息變好消息"是否符合實情。

  一、根據英國國傢統計局數據,該國樓價對傢庭收入中位數比率,全國平均為4 倍;倫敦約8倍。從銀行層面出發,樓價對收入比率高於4.5倍的貸款,占英國整體樓按組合約10%;倫敦比例同樣雙倍於此,約20%樓按超出4.5倍門檻。

  按照英國央行的新措施,相關貸款占整體樓按不得超逾15%水平。沿此路進,老畢想到兩個問題:其一,高於4.5倍門檻的貸款目前占英國整體樓按組合僅10%;換句話說,沒有央行的新規例,相關貸款亦不存在超標情況。措施一出,銀行反而有大條道理提高比例,增加樓按風險;其二,倫敦超標貸款雙倍於全國平均水平,但英國央行新政針對全國而發,倫敦超逾4.5倍門檻的貸款雖多達二成,違反15%上限,但全國水平尚未超標,在措施劃一的前提下,銀行自然沒有必要因應倫敦的特殊情況收緊借貸。那等於說,央行新政難以著落在樓市中最需要降溫的環節。

  二、英國央行的措施不會即時執行,落實條件乃未來三年英國全國民間三胎信用貸款借款信用貸款借款樓價從現水平再升20%。炒傢聞言,閣下認為會知難而退,還是倍加進取?尚未入市的準買傢會等待樓價再漲二成才入市,抑或趁樓價尚未大升趕快"上車"?

  英國央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壓抑樓市新政,間接否定瞭大不列顛房地產存在泡沫,無論從限制信貸供應或替樓市降溫兩方面出發,向市場發出的都是反面訊息,銀行既有增加高風險樓按的空間,措施更大有可能鼓勵炒傢/準業主為迎接新一輪升浪趕緊入市。壓抑樓價變加柴添火,發展商股價焉能不漲個不亦樂乎?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4-07-01/0759279924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yessa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